《安靜,就是力量》-你不一定要表現外向,也能很有力量

你是外向型的人,還是內向型的人呢?在主流價值觀中,我們更喜歡「外向性格」多一點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內向性格反而更能發揮出力量!

你是外向型的人,還是內向型的人呢?在主流價值觀中,我們更喜歡「外向性格」多一點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內向性格反而更能發揮出力量!週三,就以這本獻給所有「內向仔」!《安靜,就是力量》Let’s GOOOO!

另外在開始本文前,本書所討論的「內向性格」與「外向性格」其實就對應今日我們常講的「I人」與「E人」。只不過 MBTI 的 I 與 E 並不是真的指『內向』、『外向』,在本篇貼文中,我還是使用「內向者」、「外向者」這兩個詞吧~。

📖所以,這本書在講什麼?

在過往的社會裡,「外向性格」總是被賦予很高的肯定。例如人們更喜歡「外向者」;人們更聽「外向者」的意見;一旦一個人表現得「內向」,就會被告誡要「外向」些;更有甚者,為了符合家人、朋友甚至同事、老師的期待,許多內向者必須要「假裝自己很外向」。

「外向」彷彿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,而「內向」是必須要被改掉的缺點。

身處在號稱「最外向的國家」美國,作者有感於「內向者」一直活在以「外向」為主的價值觀下,本書作者希望提出反思:外向性格是不錯啦,但已經被捧過頭了吧!

書本共分四大部分,分別討論「人們似乎過於吹捧外向性格」、「外向性格與內向性格是怎麼來的?」、「看看不同文化的外性與內向性格」,還有「外向性格如何與內向性格相處?」

📖亞敬心得:所有的內向者都辛苦了

近年來,隨著人格測驗的流行,「E人」、「I人」變成流行詞彙,人們開始意識到「內向性格」與「外向性格」之間的差異以及相處方式。

在讀到這本書之前,我曾經想過:內向者似乎是活在外向者所建立的價值觀之下?情況極類似性別不平等的情況。

「你怎麼都不跟大家說話?」、「幹嘛一直窩在房間,都不出來跟大家聚一聚~」、「吃完飯一起去唱歌吧!」應該是許多內向者都曾遇過的對話吧!久之,自己也開始懷疑起:假日只想窩在房間看小說、拼拼圖的自己真的是個怪人嗎?

以我自己來講,大學時的自己很常跑社團,很多人都覺得我是個很外向的人。我是後來才漸漸察覺:自己其實不是真的喜歡與人們相處,長久下來,只是「學會怎麼把自己偽裝成外向」。後來在參加 Myers-Briggs 基金會的官方測驗後,自己的I分數也非常高。

回到這本書上,書中其實談論了很多關於人們如何看待「外向」與「內向」兩種性格。應該在大部分的文化裡,我們確實比較喜歡外向一點的人多一點,但有時,過於追捧外向性格,反而不是好事。

👉外向人的意見容易被接納:即便他可能是錯的

這點經常發生在小組討論的時候。通常個性較為外向的人,比較能即時拋出想法,並勇於表達;相比之下,內向者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思考,或是較不敢主動說話,就很容易導致大家接納外向者、並忽略內向者的意見。

這事如果只發生在校園中的小組報告討論,那也沒什麼好說;但現實中,經常有公司是被過於外向的高管領導。當高管下錯決策,其他人往往不敢出意見,而錯失踩剎車的機會。

👉過度強調集思廣益的團隊合作

許多內向者在獨處時,更能發揮創意、提出有效解法。但許多公司過於強調「大家不應該自己躲在小空間自閉,應該所有人共處、集體腦力激盪」,硬要拆除間隔、把大家聚集在公共空間。面對與人相處的不自在,反而可能抑制住內向人的創意。

👉許多外表看起來「外向」的人其實是裝出來的

如果你懷疑真有這種人嗎?那我就先舉手:因為我就是。

或許是自小活在外向為主流的社會氛圍中,不少內向人必須學會如何「以外向的樣子面對人」。但就像網路流行語句所說的:「社交能量」會耗盡,這時我們需要所謂的「me-time」來充電。

👉不要強迫內向人變「外向」

其實整本書寫了這麼長,要強調的重點就是:不要強迫內向的人變成外向人。

包括父母看孩子、老師看學生,或者朋友看朋友,有時看到一個人很內向,就會很想要把他變成外向的樣子。可能是帶到公園去與不認識的人玩、指派他當組長率領團隊、丟到派對上去交朋友…等。

大家可能誤解了一件事:內向的人不是不喜歡社交,只是需要有自己的步調慢慢前進。內向人也需要同伴,也喜歡與別人交流,只是相比跑趴、跟不認識的人開話閘子,內向人更喜歡聊些較深入、或是保持點距離。

✏️ ✏️ ✏️

近年來,或許是MBTI的流行,或者是活躍於網路上的內向人開始自我覺察,關於「外向 vs. 內向」的比較或討論變得越來越多,兩邊該如何互相理解、相處,也成為許多人注意的話題。

幾個月前,Netflix 上的動畫《凱洛的末日日常》中,我最有印象、也最喜歡的,就是凱洛跟姊姊去露營的那集。凱洛自己是極端內向的人,而姊姊則是極端外向的人,由於性格、想法差異過大,兩人還起了嚴重衝突:姊姊不懂為什麼凱洛不能放開一點,把心中想法好好表達出來,而凱洛則不懂為什麼姊姊硬要逼他表現得開朗。

這集完全反映了外向人與內向人的相處困境。

這本書並不是想要分化兩類型的人(事實上,沒有人是完全外向或完全內向,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被分類),也不是想貶低外向人或高捧內向人,只是想讓大家都有機會好好認識兩種性格的差異。當我們對彼此有了更多認識、更多了解,不就更能互相合作嗎?就像書中提到,績效最佳的團隊,都是外向型的老闆領導內向型員工,或是內向型老闆領導外向型員工:彼此彌補對方的弱項。

📖 所以,這本書我推嗎?

當然,「非常推!」而且基本上推薦給「任何人」與「所有人」。

📖 書本資訊

《安靜,就是力量: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》
(Quiet: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’t Stop Talking)
Susan Cain 著,沈耿立、李斯毅譯
遠流出版,2019

我的閱讀起訖:2024.08.16 ~ 2024.09.10

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崇尚多元價值的人,但是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只欣賞一種人,也就是對於成為檯面上人物感到很自在的人。…

內向的特質,以及內向者常擁有的特質如敏感、嚴肅和害羞等,現在已經變成次等的人格特質,讓人對內向性格者失去信心,覺得他們有病。內向者活在「外向理想」的價值體系裡,就很像女人在男人稱霸的世界裡打拼,總是因為自己本身的特性而被打了折扣。外向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的人格形態,但是我們已經把外向變成一種壓迫性的標準,讓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應該外向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