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幻想過翱翔天際呢?為了能飛上天,人類以及動物,又做了哪些準備呢?
推薦對象:1. 任何人、2. 喜愛科普的讀者、3. 喜愛動物演化的讀者、4. 喜愛物理學的讀者
📖 所以,這本書在講什麼?
簡單來說,本書就是在探討「飛行」這件事,如生物是如何演化出「飛行」的能力?人類為了飛上天,又曾發明出什麼樣的機械?
本書作者 Richard Dawkins 為來自英國的生物學家。多年來,除了自身的研究領域外,也致力於科普推廣,寫過許多知名作品,如《上帝的錯覺》、《盲眼鐘錶匠》。是的,相信你已經注意到了:Dawkins 就是《自私的基因》的作者!
針對「飛行」一事,書本共分14章來撰寫,主題涵蓋動物學、演化學、物理學與工程學,甚至也有科技史。
先從「飛行的目的」談起:所謂的「飛」到底是怎麼回事?使勁力氣飛上天後,又有什麼好處?;接著談論「若要飛起來,有哪些問題要克服?」;再談到「綜觀人類科技與生物演化,目前出現了哪些飛起來的手段?」
由於多年來作者致力於科普寫作,雖然書中內容牽涉到許多演化或物理或工程原理,內容都非常深入潛出、淺顯易懂,加上精美彩圖,閱讀難度屬於「普通偏簡單」,適合一般大眾閱讀:非理工科的讀者也絕對沒問題。
📖 亞敬心得:生物能飛上天,是無數年月的結晶
我一直都覺得最了不起的動物就是「鳥」。鳥只要能揮動翅膀,就能克服地心引力,飛往任何地方,還能將巢穴築在難以碰觸的位置。
人類需要製造巨大又精密的機械、消耗大量燃料提供動能,才能做到的事,鳥只要拍拍翅膀就能做到,且從蒼鷺到麻雀,各種體型的鳥都有。(順此一提,我也覺得『飛機這種巨大金屬物體能飛到天上』,這件事本身也很瘋狂)
以下跟大家分享閱讀後,我自己最有收穫、或最印象深刻的內容。
🪽 飛行的好處這麼多,怎麼有些動物飛行能力反而退化?
飛行的好處相當多,例如移動、迴避掠食者、捕捉獵物等。
但像是渡渡鳥,牠們的祖先在遠古時期(現在人們還搞不清楚是怎麼做到的)移居到太平洋上的小島後,因缺少掠食者,就缺少飛上天的動機,加上飛行時會消耗大量能量,不用飛行後就能把能量轉移至身體其他機能上。久而久之,渡渡鳥的飛行能力就隨著演化而退化了。
居住在加拉巴哥群島的弱翅鸕鶿,也是失去飛行能力。原來弱翅鸕鶿是以前到水中捉魚來進食,太大的翅膀反而不利於潛水,因此翅膀越演化越小。
🪽 生物的演化,一直傾向於「有什麼、用什麼」
生物在演化的過程中,一直都是「以既有的材料來魔改」。
無論蝙蝠或鳥類,翅膀都不是直接長出來的,都是以現有的身體部位來改造。如遠古時代的翼手龍,就是將前肢的小指長得特別長、拉起與身體間的皮膚,形成翅膀(翼膜);蝙蝠的翅膀更是由前肢的所有手指拉長來形成。鳥類的翅膀重點則在「羽毛」上。重量輕但堅固的羽毛,是從爬蟲類的鱗片演化而來。
🪽 飛行的關鍵,就是增加「表面積」
如果動物要獲得飛行能力,那麼第一件要做的事,就是「不成比例地增加表面積」。這點在飛機也是一樣,其關鍵就是「翼載」(wing loading)。鳥類需要長出羽毛,翼龍與蝙蝠需要更薄、更大張的翼狀皮膚。早期的飛機也是雙翼結構。
✏️ ✏️ ✏️
除了演化的部分外,如我在前面所說,書本真正的主題是「飛行」這件事,因此不只把注意力放在動物身上,也回顧了各種飛行器具的設計原理。從達文西那些極具創意但都不可行的飛行器、到熱氣球、到滑翔翼、到萊特兄弟、到直升機、再到今日的飛機。
這本書我特別喜歡的一點,就是作者會來回對比動物與機械的飛行。畢竟,不論是工程師或鳥,要克服的物理問題都是一樣的,除了面對重力之外,如何從空氣中獲得升力也牽涉到流體力學。工程師與鳥類的解決方案,有時湊巧一樣,有時又有微妙的差別。
✏️ ✏️ ✏️
閱讀上,本書更像是作者的一系列關於「飛行」的通識講座。相比於知識,最精彩的應該是「想法」。畢竟,裡頭談到的許多知識都是一般大眾所知道的(有滿多是我們在生物課或理化課就學過的)。但作者最厲害的,就是從各方各面,以不同領域、不同角度來談「飛行」這件事。
例如動物學、演化、物理、工程,到最後甚至還有一小點植物學,匯流到「飛行」這主題上。
📖 所以,這本我是推還是不推?
當然是「很推」!推薦對象為「任何人」,但比較推薦給「喜歡科普的讀者」。
如前所述,本書更像一場讓非理工科系的人修的通識講座,如果你是相關領域的理工人,渴望硬一點的科學知識,那這本就太淺了。但如果你想有點料又不會太硬的科普書,那這本就絕對符合你的期待!
本書的難易度適合一般大眾,青少年以上就有足夠知識閱讀,但又不會太淺,因此即使是成年人、不論是否有理工背景,都能有不少收穫。
(我的閱讀起訖:2024.08.28~2024.09.15)
📖 書本資訊
《翼想天開:抵抗重力的飛行設計與大自然演化》
(Flights of fancy: Defying gravity by design and evolution)
Richard Dawkins 著,彭臨桂 譯,Jana Lenzová 繪
本事出版社,2024年6月